内容页搜索

一、     手工织造设备

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手经指挂,成犹绸罗”,用木棍排丝为经,以手指或骨针挑经织纬。原始的织造工具是骨针、骨匕、纺坠、木棍、圆棒等。后,骨针演变为引纬的杼子;骨匕演变为织作所用的打纬刀和木刀;木棍、圆棒形成原始织机上的卷辊、分经辊和提综杆等。明清时期,吴江地区的手工丝织机有素机、花机两类,素机为吴江最古老的机种。素机、花机均用手抛梭,故称射梭机,又名手射机。素机为腰机,因织造时腰臀部用力而得名,用以织造平素类织物。明代的提花机和清代的攀花机统称花机,也称花楼机。一人坐于花楼专司提花操作,另一人操持开口、投梭、打纬、卷取等动作,彼此默契配合。《黄溪竹枝词》中的“郎起金梭妾起花,丝丝朵朵著人夸”之句,就是提花织造的生动写照。与花楼提花机并存的还有多踪多蹑纹织机,运用多根踏杆提沉多片综框织造,只需一人操作,可织造简洁花样。

民国5年(19162月,经成丝织厂采用日制丰田手拉织机和与之相匹配的提花装置丰田龙头(木制)进行生产。这是吴江县最早引进国外丝织机的企业。在经成丝织厂的影响下,盛泽周边农村一些机户也不惜耗巨资添置手拉织机。20世纪20年代前后,添置1台手拉织机连同提花装置共需耗资200银圆。

1952年至20世纪60年代,县内手工织机品种有脚踏机、拉梭机、自来轴和射梭机等。

二、电力丝织设备

(一)织造设备

吴江县电机织造始于民国15年(1926)前后。电机织造使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有利于新技术推广。电力丝织机早期从上海、杭州等地购入,以大来式、利泰式、武林式为多。民国2125年,县内淘汰木制提花装置,逐步采用铁制提花装置(称快龙头),增加花色品种。20世纪30年代,盛泽地区已能自造电力丝织机少量供应。这时的电力织机为铁木结构,除机架及少数部件为木构件外,其余零部件均为铁制,织造效率及使用寿命大有提高。织机均为集体传动。40年代,织造设备仍为电力铁木机。

1962年,公私合营吴江新华丝织厂首家从苏州纺织机械厂购进K611全铁丝织机12台;公私合营吴江新生丝织厂机械自动换梭装置试制成功。196310月,盛泽镇华生农业机械厂生产K61铁木丝织机后,丝绸系统短时期内以K61铁木丝织机取代杂牌铁木丝织机。1964年,公私合营吴江新生丝织厂对K61铁木丝织机加装翻板式自动换梭装置,减少档子,织造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每个工人织造美丽绸的看台数从4台提高到6台。19695月,国营吴江红卫丝织厂率先在K611普通丝织机上安装光电探纬装置获成功,全省丝织企业纷起仿效。20世纪60年代后期,红卫丝织厂、吴江新民丝织厂还购置K641自动换梭丝织机。

1973年,吴江松陵纺织电器厂接手进行半导体探纬仪的研究,推出梭子飞行穿透式和梭子定位穿透式两种探纬方式均获成功。1977年,又推出新型反光探纬仪。20世纪70年代中期,绉类织物流行国际市场,对外贸易部基地局给吴江丝绸业70万美元外汇贷款,用于进口工程材料,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县纺织工业公司组织各厂以协作方式自制设备,织机向提花、宽幅系列发展。1977年,国营吴江五一纺织机械厂生产K611全铁丝织机整机以后,该机在县内普及速度加快,成为丝织行业的主导机型。该机身宽分110厘米、130厘米、145厘米、160厘米四档,适于织物的标准化、系列化。19771979年,在织机方面进行“三改”(“狭改阔”,即增加阔机比重;“素改花”,即增加花机比重;“木改铁”即淘汰铁木织机,改用全铁织机)。20世纪70年代后期扩大提花织物生产时,丝织行业全面普及分离机架,将提花装置移装在分离机架上,减少震动使提花织物质量有所提高,并便于维修保养。

28          19761982年吴江县属丝织企业织机构成情况表

年份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丝织机总数

1509

1537

1600

1738

2033

2115

2496

其中

阔机比重(%

18.61

14.51

18.88

33.83

33.99

35.93

43.23

花机比重(%

13.59

17.11

18.88

28.14

24.05

23.31

29.33

 

198311月,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与日商伊藤忠株式会社进行补偿贸易,引进日制KN8型梭箱丝织机(4×4梭箱)12台,其中8台幅宽65厘米,4台幅宽115厘米。1984年,吴江新民丝织厂以K611全铁丝织机取代最后一批铁木织机。至此,全行业完成丝织机的更新换代,铁木织机退出历史舞台后,丝织车间面貌为之改观,工人安全得到保障。19851212日,吴江新民丝织厂引进的日制LW52A190喷水织机128台正式投产。这在全国丝绸行业为首家,标志着吴江县丝织设备开始从有梭织机向无梭织机过渡。1986年上半年,吴江新民丝织厂启用SM剑杆织机。是年,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引进苏联产的片梭织机。1988年初,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启用瑞士PU130片梭织机。1989年,工贸合营吴江新达丝织厂引进日本电脑绣花机。

1990年,坛丘绸厂引进提花龙头机32台。19921224日,吴江新民丝织厂引进日制喷气织机进行验收,为全国首家引进。

2000年,吴江新民纺织有限公司抓住锦棉、人造丝乔其产品出口大增的机遇,扩股投入近3000万元,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织机。是年,全市丝绸行业新增无梭织机13542台,累计共有21006台,市属企业丝织机中无梭已占很大比例。20125月,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运用现代电子数码大提花机,成功织造宋锦。11月,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织造提花类宽幅梭织面料,引进意大利剑杆织10台套,购进国产剑杆织机4台套。

(二)前后道设备

20世纪30年代,规模较大的绸厂备有整经机、卷纬机及络丝机,亦系铁木结构,均电力驱动。小型绸厂及机户限于场地资金极少置备辅助设备,其准备及辅助操作均采用外包解决。整经、络丝、卷纬等工序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民国35年(1946)、民国37年,盛泽先后成立牵(整)经接经组和扒头(穿综)组,专门受雇于织厂及机户。

1957年上半年,公私合营新生丝织厂为生产人造丝美丽绸,创造上浆处理新方法,改土法手工汰浆为分条拖浆。下半年,该厂自制烘窗式土浆丝机,采用燃煤加热空气进行干燥,1958年改用电热丝加热空气干燥。

196310月,公私合营吴江新生丝织厂参照棉纺上浆机原理,制造一台五烘筒浆丝机,利用蒸气使整轴上浆干燥一次完成。19689月,国营红卫丝织厂首家购置SFKU2自动接经机,用以替代人工接经。是年,国营东风、红卫丝织厂将整经机架由木制改为铁制,后又全面改进全机有关部件,改善机械操作性能。与此相近时间,盛泽各丝织厂自制A100B101卷纬机,提高生产效率。19695月,国营红卫丝织厂自制SFKU2自动接经机,全行业各厂仿效。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丝织厂配备县内自制的K051络丝机、K091拈丝机、B101卷纬机、整经机等络、并、拈设备。19796月,红卫等丝织厂整经采用喷锦纶油,同时改革上油方法,由喷射法改为辊轴上油法,使经丝吸油均匀,润滑性好,断头率大为降低。19771979年,县纺织工业局组织4家丝织厂和纺织机械厂以分工协作形式自制的K051络丝机、K091拈丝机、K071并丝机、B101卷纬机及整经机等准备工序机械在厂际相互调剂。自制设备的投产,提高了桑丝织物特别是绉类织物的生产能力。1976年、1977年、1978年,1979年,县属丝织企业络、并、拈设备分别为150台、157台、186台、234台。

1980年下半年,国营吴江新生、新华、新联丝织厂根据原料结构的变化,配合低弹织物的生产,在无拈上浆机一时买不到的情况下,土法上马,在原有机浆车上包扎塑料网,试验无拈上浆,于10月份解决低弹织物的无拈上浆问题。1980年、1981年、1982年,县属丝织企业络、并、拈设备分别为461台、526台、728台。1983年,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与日商伊藤忠株式会社进行补偿贸易,在全县率先引进日制TL2拈丝机、KF1有拈并丝机、YMD145无拈并丝机等23台(套)络、并、拈大卷装设备。大卷装设备的使用提高前道工序的效率和质量,并节减车间面积。19851212日,吴江新民丝织厂引进的日制喷水织机配套设备KDWT36型整经机投产。是年,国营吴江新联丝织厂亦引进日制TL2拈丝机、KF1有拈并丝机、YMD145无拈并丝机等36台(套)络、并、拈大卷装设备。1986年,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引进香港产电脑纹板设计系统。1987年,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从日本、意大利引进捻丝机、整经机、倍捻机、无捻并、精密络筒机等片梭织机的配套设备。198912月,吴江新民丝织厂自日本引进的整浆联合机组投入使用。

1992年底,市属丝绸工业系统使用坯绸卷码机、坯绸检验机各20台。1994年,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引进韩国倍捻机10台,配套的络筒机2台,倒筒机2台。2009年,推进涂层企业综合整治,盛泽镇丝绸纺织后整理示范区已建设158条生产线,涂层企业入区率为50%以上。


 

>